2024年6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健康“零距离”志愿服务队(原“耀青春”志愿服务协会)艾滋病与性病预防健康宣传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23370600A000471,被推荐为“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2023年高校防艾基金典型项目”。
一、精心部署,强化责任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服务队成立了预防艾滋病领导小组,将党员领导干部设为组长,明确“顶层设计”责任,以党员教师为“头羊”、学生积极分子为骨干,组建由30名师生为主要成员的健康“零距离”志愿服务队(原“耀青春”志愿服务队),将“以生为本”“大健康”的理念落到实处,围绕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广泛开展艾防工作。
二、做好调研,明确思路
大学是艾滋病高发区,大学生是发病率较高的人群,因此,服务队将防艾作为主题,通过广泛且深入的调研,掌握当前我校大学生的防艾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
2023年9月-10月服务协会利用“问卷星”面向1300名在校生投放了关于艾滋病防治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2份。结果显示,有18.02%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是否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选择了“否”或者“不知道”,有36.34%的大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还有19.67%的大学生不知道或者不认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以上结果表明,目前我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匮乏,对于如何简单有效的预防艾滋病不明了,急需系统地培训和学习,提升防艾知识水平和技能。因此,服务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国家《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通知》等专门文件为依据,明确了构建“1+1+N”模式的防艾知识宣传和防艾生活技能培养体系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艾滋病知识水平,重点培养一个核心——防艾生活技能,整合N方育人资源,持续提高高职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加强防艾生活技能的培养,以促进高职学生不良性行为的改变,降低感染风险。
三、资源整合,同向发力
将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和大学生群体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找寻“最大公约数”。通过立足校内服务社会,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邀请高新区疾控中心、烟台市疾控中心防艾专家进校开展防治艾滋病专题讲座和免费检测等。同时,组织在校青年大学生学用结合,进社区、进学校,把健康理念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促进“知信行”的统一。
四、坚持“三全育人”,创新活动形式
(一)坚持全程化宣传教育
现阶段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大学生思想发展还不成熟,极易冲动,因此,大学校园艾滋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将防艾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作为一项应知应会的知识贯穿到大学生涯的始终,增强学生知艾防艾的意识。
(二)坚持全员化宣传教育
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秋季学期初就把防艾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加入班级义工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管队伍、班主任、学生会、社团和班级的力量,坚持全员化宣传教育。同时,疾控中心对于项目的中期调度和日常跟进为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对于项目总结性材料的审核、把关,日常性活动材料的整理归档建议等,做到了全程化、专业化的指导。先后组织并参与了2022年度省市级的“‘艾创新•爱健康’艾滋病防治宣传主题创新设计大赛”,2023年院校级的“防艾主题的风筝绘画活动”“‘携手抗艾’微世界创作活动”“社区彩绘活动”等。
五、积极探索“互联网 +”防艾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优势,做好正面宣传教育引导。既通过山东省志愿服务网、“志愿汇”平台,实现志愿者的注册与招募、活动发布、时长记录等,为优秀防艾志愿者的评选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又重视多媒体平台的应用,借助项目所举办活动先后在学院官微、学校公寓电视台、校外媒体报道达到50余次,有效增强了活动的宣传和育人效果。
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队伍的规模日益壮大,防艾宣传活动质态不断提升,2023年荣获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爱心组织”荣誉称号,一名志愿者获评烟台市“艾滋病防治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艾滋病知晓率81.98%提升到了94.86%,学校对安全套的使用、HIV自愿咨询检测和暴露后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也大大提高,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下一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健康“零距离”志愿服务队将不断总结本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将好的经验做法继续传承下去,“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争取为全社会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